;
面对咄咄逼人的渤海国,叶尼塞督军区不断向莫斯科请求征调更多的军队和移民,以保卫这片富饶的边疆区。
然而,俄罗斯帝国此时的情形也是不大好,西有瑞典的军事威胁,南有奥斯曼帝国进逼,伏尔加河下游还有一个新生的卡尔梅克汗国挑事,高加索山区更有齐国和波斯萨法维帝国扶立的几个王国不断蚕食和挤压俄罗斯人的生存空间,整个帝国简直就是四面漏风的破屋子,危机重重,哪还有多余的精力照顾遥远的西西伯利亚边疆地区。
不过,这时候,有帝国大臣想起了秦国,一个强大而又富庶的东方帝国。
数年前(1727年),俄罗斯帝国曾经派出一支人数规模达数百人的使团(其中大部分为商人和学者)前往秦国,与这个东方国家展开正式交往。
是时,随同使团同行的商人携带大量货物,仅毛皮就有130多万张,以及少量的皮革、呢绒、镜子等,从秦国换回了欧洲极为紧俏的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大量精致工业品(其中大半为转口齐国商品),一来一回,获利超过七十多万卢布,极大地补充了帝国虚弱无比的国库。
据闻,秦国除了与准噶尔汗国的鞑靼人进行持续不断的拉锯战外,还与渤海、东丹、明国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边境冲突。这么看来,俄罗斯帝国就与东方的秦国拥有共同的敌人,是不是可以大家携起手来,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对准噶尔和渤海两国的军事进攻,从而稳定各自的边境安全。
于是,去年六月,莫斯科派出一支使团,耗时九个多月,来到了秦国,向驻南京公使伊格纳舍维奇伯爵传达了沙皇的训令,要求其竭力促成两国之间的军事同盟,共同针对渤海国发起军事打击行动。
作为回报,俄罗斯帝国将派出更多的军事武装人员和屯垦移民前往鄂木茨克督军区,从西北方向侧击准噶尔汗国,阻止其向北、向西流窜,配合秦国共同绞杀这个屡败而不亡的草原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