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言概之,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准噶尔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对内寻求团结的同时,巴图尔珲台吉对中亚传统霸主哈萨克,发动了颇为积极的攻势,于是拉开了双方“百年战争”的序幕。
1652年,巴图尔珲台吉率军在中亚腹地大败哈萨克军,哈萨克汗国首领杨吉尔汗阵亡在战场上。杨吉尔汗死后,哈萨克汗国内部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从此再也无法对准噶尔汗国构成威胁。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准噶尔汗国内部也爆发了争夺继承权的内讧,准哈战争进入休战阶段。1680年,杨吉尔汗之子头克汗成为哈萨克汗国新的首领,头克汗上位后,着手加强汗王的权力和地位,陆续削平反对势力,哈萨克汗国重新恢复安定与统一。
几乎同一时间,准噶尔第三任首领噶尔丹上台,噶尔丹雄才大略,有着恢复蒙古帝国荣光的梦想,噶尔丹深知要想与东方的大秦帝国抗衡,必须解除西面的后顾之忧。
于是,噶尔丹连续两次发动攻打哈萨克汗国的战争,准军攻破哈萨克汗国重镇赛里木城,并将七河流域和锡尔河中上游地区纳入准噶尔汗国版图,准噶尔汗国的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噶尔丹在削弱了哈萨克汗国的实力后,遂开始对大秦发起挑衅,结果却一脚踢到了“铁板”,被秦军在漠北、科布多、北庭连续击败,不仅被隔断了喀尔喀蒙古之间的联系,还丢了天山北麓大片水草丰美的领地,被秦军以堡垒和优势兵力给压至伊犁河谷,噶尔丹本人也在连番打击后抑郁而终,准噶尔崛起的道路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噶尔丹死后,哈萨克头克汗趁机重新“收复”了赛里木、塔什干等地,这也是准哈战争中,哈萨克汗国鲜有的胜利。
但是好景不长,1718年,头克汗去世,哈萨克汗国内部再次内乱。新任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率军再次夺取赛里木、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