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损失。
黔州将原料金平安运到汉州本土港口还不算完,还要进入指定的黄金冶炼厂去提纯原料金。只有提纯成标准化的金条才能去国内的黄金市场交易,并成为帝国银行的黄金储备。
此时,齐国本土的金矿冶炼工厂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但依旧要按照市场原则,对所冶炼的黄金收取冶炼费用。
嗯,不多,大概是原料金价值的10%。
待原料金被冶炼成标准化的金条后,还要经过建业和大兴两地的金融中介,才能最后进入本土的黄金市场交易。
当然,还要再交一道中介推广费。
最后,黔州矿业巨头们会将辛辛苦苦挖掘和提炼的黄金总收益的20%到25%让渡给运输、精炼、保险、经纪等行业的垄断财团,盘剥之甚,一言难蔽之。
那么黔州金矿老板们能不能通过市场提价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呢?
对不起,虽然齐国极力宣扬自由贸易,要求世界各国勿要干预市场,但是作为帝国货币信用基础的黄金,其价格却恰恰并不是市场自由交易来决定的,而是以齐国政府的官定价格为准的。
根据绍宁三年齐国内阁颁布的《货币信用法案》,除了以国债为基础发行固定数量的金圆之外,其他所有金圆发行,必须以黄金储备为基础。
为此,大齐帝国银行必须动用经济手段要在本土黄金市场收购足够数量的黄金,那么收购的价格是多少呢?
每克黄金的收购价格应至少不低于一角三分钱,即每一元金圆卷约等于7.5克纯金。
因此,黄金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