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民间资本大修公路,作为投资回报,政府允许他们向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此举,虽然造就了齐国公共事业的大发展,使得国内公路纵横交错,极大的改善了交通设施。但也形成了无处不在的收费关卡,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及周边,几乎每隔十数公里(或数十公里)就会有收费站,会迫使急速行驶中的马车不得不停下来。
比如,在建业、大兴、临淄、威海、广陵等大型工业城市,出入城区的许多必经之路,到处都布满了收费关卡。
于是,民间不断呼吁政府适时取消大量的收费关卡,以满足工商业物资流转的畅通要求。
在泰平年间,财政充裕的内阁及地方政府遂响应民间呼吁,拿出部分资金,再通过征收公共事业税的方式,筹措大量财政资金,将许多收费公路折价赎买回来,拆除收费关卡,然后允许大众免费通行。
到永隆时期,长安城玄武、朱雀两个市区仅剩三个收费处,而位于太仪宫和太初宫附近的街区则一个都不剩了。
然而,周围地区和出入长安的主路还保留着不少收费处,收费额根据马车类型和载重量,收取五分钱到两角钱不等。商人、小贩和大公司都需要考虑这份支出,甚至连晚上出去消遣都要考虑过路费,令人恼人得紧。
待马车驶到未央区绣山湖一处别致的庄园时,已是午后时分。
彭长贵惊喜地从李延良手中接过一元金圆纸币,连连拱手作揖道谢。
“你且去吧。”李延良挥了挥手,低声嘱咐道:“在他人面前,最好不要谈论你拉过的任何客人。要不然,会招祸上身的!”
“……哎,小的明白。”彭长贵怔了一下,随即陪着笑,连忙点头应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