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理有据,似乎没有可以反驳的地方。
\n
她听着这话,也跟着认同的点头,“你说得对。”
\n
但,“我奉命来查陈戬之死,有明旨,你呢?”
\n
原本还成竹在胸的人,忽地移开目光,轻咳一声,“栾司马有陛下手谕,特此协查。”
\n
“栾司马啊,”她点点头,玩味的看向他,“这么说,你已经放出风声,与绛州大营那边又接上头了?”
\n
从落水到现在,这人用的可一直都是富商裴砚的身份,何况绛州州府对两人游船一遭双双失踪的事早有说辞,他这时候捡回栾定钦的皮,要说没有后手,她信了,就不是乌衣巷的提点乌衣使。
\n
“栾司马与绛州大营的联系始终都在,花朝游船一事,不过是一场偶然。”
\n
她一边听一边在心中推演这几日的安排,从绛州州府到襄阴县,他掌握的东西,不比她的少。
\n
“难怪绛州大营的都虞侯会出现在襄阴。”
\n
回想起先前在夏家别院,那都虞侯全程表现的兴趣十足,连县令郭槐都插不上几句话,且全程被他牵着鼻子走,也因此,她查验夏慷之死时,才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案子结束的也更快。
\n
“都虞侯能率一部分兵力到襄阴,就地驻扎,也有你从中推波助澜吧?”她笃定道。
\n
“绛州大营原也有负责城防工事的职责,军中到襄阴行军务,也是常事。”
\n
“但能让都虞侯亲自前来,说明这城防工事不比寻常,”她盯住秦淮舟的脸,从他的反应中判断自己想要的答案,“春耕已经开始,都虞侯亲自前来,是为了栗缨。”
\n
“栗缨在绛州如此重要,连军中都出动兵马,可见绛州大营也从中分得一杯羹。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