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书给了师爷一份,师爷等他将事务都上手,便要去找上一任知州,那知州去了江南,更是天下粮仓,若能进一步改良耕种技术,效果也是极好的。
整整一个月后,洪州州衙中的文书总算被看了个七七八八,秋南亭又在街上转了几天,勉强跟部分乡绅也熟络了些许。
师爷见状也不久待了,省得他人在这里一天,前知州权威的阴影就会停留一天。
师爷离开后不久,秋南亭也并未安坐州衙,而是亲自走访那几家签了契约的农户。
三月初,阳光正好,田间微风吹过,带着泥土的清香。
秋南亭挽起袖子,又将裤脚高高挽起,露出半截小腿,蹲在田埂边,认真地盯着田里刚抽出的苗。
他微微眯起眼睛,指着田埂对一旁的农户说道:“这里的埂有些松了,水会流失得快。再紧一些,稻苗能长得更好。我们待会儿将这道渠再改改。”
说完,他又伸手抠了抠田埂上的泥土,感受其湿度。那认真劲儿,俨然不像个高高在上的知州,更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站在他身后的李津一派稳重,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地护在秋南亭身旁,将围上来看热闹的百姓隔开一臂距离。
李津抬眼扫了一圈,那目光分明带着警告,吓得围观的百姓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
“这新来的知州倒是稀奇,居然亲自下地!”人群中有人低声嘀咕。
“听说这位通判本是监督知州的,怎么瞧着,这通判还护着知州呢?”旁边一人也附和道。
百姓们看着秋南亭在田间忙碌,李津则站在一旁寸步不离,越发觉得这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
明明通判的职责是监督知州,为何眼前这位却光明正大地护着知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