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目光相触,她会匆匆递给他一个温软的笑容,但武修文能清晰地捕捉到她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沉重的忧虑。当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时,空气会瞬间变得凝滞。她会立刻找借口离开——去洗手间,去教室看看,去帮郑松珍弄点东西……那种刻意的疏离,像一道无形的墙,将武修文所有想问出口的话都堵了回去。他只能看着她纤细却显得异常紧绷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一点点沉下去。
唯一能让他稍作喘息,或者说,唯一能让他宣泄心中那团越烧越旺的郁结之火的,只有深夜。当整个校园陷入沉睡,只有海风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时,武修文才会拧亮桌角那盏昏黄的小台灯。橘黄的光晕只能照亮书桌一角,将他孤寂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像一个沉默的、巨大的问号。
他铺开信纸,不是备课,不是写诗。笔尖在粗糙的纸上划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他心底无声的嘶吼。他写下的不是优美的辞藻,而是冰冷的、近乎残酷的质问和推演:
“证据链:1.
孙小胖手腕新鲜淤伤(目击,形态:长条状,边缘肿胀,紫红——符合皮带抽打或棍棒伤?)。2.
黄诗娴异常反应:深夜洗衣(血衣?)、惊恐、回避、明显知情。3.
郑松珍及学生传言:黄海涛(诗娴兄)有暴力倾向,曾于事发夜在孙家附近暴怒施暴(对象指向孙小胖?动机?)。4.
孙小胖持续恐惧、沉默、拒绝沟通。——结论:家庭暴力嫌疑极高!施暴者疑似黄海涛!受害者:孙小胖。知情人/可能包庇者:黄诗娴及其家人?……”
每一个字落下,都像在心上刻下一道血痕。写到这里,他猛地停笔,笔尖悬在纸上,微微颤抖。包庇者?黄诗娴?这三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他痛苦地闭上眼,脑海中是她温软的笑容,是她递来绿豆汤时纤细的手指,是她眼中那份让他心动的纯净善良……不!他不愿相信!可冰冷的逻辑链条却像铁箍一样紧紧缠绕着他,让他几乎窒息。
“动机?黄海涛为何针对孙小胖?孙家与黄家是否存在旧怨?孙小胖是否无意中触怒黄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