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堪一击。毕思琛才干寻常,而封常清却是百战宿将,他想必可以一战而胜,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n
所以李隆基固执地觉得,中官手中拿的羽檄一定是洛阳传来的捷报,而他,急需要这样一封捷报挽回自己的颜面。
\n
他忽然生出了一种冲动,他想要在大朝会上将这个捷报传达天下,让百官知道,他才是天子,才是皇帝,忤逆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n
心中这股冲动越发地强烈,于是乎,鬼使神差地,李隆基竟然站起了身子,走到大殿的前面,指着那个中官对高力士道:“把那人手中的羽檄传上来。”
\n
李隆基虽然渴望这样一场大胜,但终归还没有丧失理智,没有让中官直接当着百官的面直接宣读。
\n
高力士奉命,遣人将这封羽檄当着百官的面呈了上来。
\n
百官齐齐盯着这封呈上来的羽檄,心里也一下子揪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是写的什么,也都知道它的意义。
\n
洛阳之战的胜负关系大唐国运,决定盛世能否延续。
\n
众人都提着一颗心,但李瑁却早已猜到此战的结果。封常清兵不如人,还自大心高。天时地利人和,他三失其二,大败早已成定局。
\n
李瑁现在关注的倒是李隆基稍后会怎样收场,毕竟阶下百官都眼睁睁地看着呢。
\n
李隆基从高力士的手中结果羽檄,迫不及待地拆了开来。
\n
李隆基打开封套,取出里面装着的淡黄色信纸,赫然在目的几行字惊地他目瞪口呆。
\n
“吾皇在上,罪臣封常清容禀:自昨日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大败,今洛阳已失,河南已非大唐所有。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