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
\n
臣经此一战,常忆靖王良言,贼军精锐,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届时臣当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此战臣战死阵前,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n
封常清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一样扎进了李隆基的胸膛,李隆基的胸口疼地几乎站立不稳。
\n
洛阳一失,他将成为大唐历史上第一次丢失东都的皇帝,无论之前的开元盛世有多繁华,他都注定被史册写作昏君。
\n
到了如今,他还何谈比肩太宗,他连无为而治的高宗皇帝都比不上。
\n
更何况,虎牢关失守,洛阳已失,关东再无雄城可守,中原之地已经不复为大唐所有,安禄山必将兵临潼关,潼关是国都长安最后一道屏障,若是潼关再失守,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n
到了那时,甚至就连亡国都是有可能的。
\n
李隆基精神恍惚,头猛地一沉,若非高力士及时搀扶住了,恐怕李隆基就要跌倒在地上了。
\n
“陛下龙体不适,可要宣太医?”高力士搀扶着李隆基,紧张地问道。
\n
羽檄中的事情干系重大,决不能现在叫百官知晓,否则今日的大朝会便就成了一场笑话。
\n
李隆基强打着精神,面色苍白地摆了摆手道:“朝会继续,朕无碍。”
\n
李隆基虽然嘴上说着无碍,但阶下站着的上千臣工哪个不是人精?透过李隆基反常的表现早就猜出了羽檄中的内容。
\n
想必是洛阳战事不利,李隆基看了战报后才会心情郁结,有了这般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