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大唐内乱未平,西陲吐蕃蠢蠢欲动,大食、回纥亦虎狼环伺,本王欲请郭将军助本王速清内乱,靖平西北,不知郭将军可愿相助?”
\n
李瑁的话说的很是直白,郭子仪听了也微微一愣。
\n
李瑁慧眼识珠,谓之当世伯乐丝毫不虚。马本为纨绔子,受李瑁点拨,一朝顿悟,终成一方名帅,崔乾佑起自河北军校尉,而李光弼更是李瑁救于囹圄,李瑁识人之名,普天之下皆有目共睹。
\n
郭子仪对自己的才干自然也极具信心,正如李瑁所言。朔方节度使位处朔北,用以防备突厥而设,本也算北地重镇,可如今随着大唐连年征战,草原各部侵蚀,突厥部落纷纷内附,朔方的战事日渐稀少,全然比不得安西、陇右等地,这也是这些年来郭子仪难露头角的缘故之一。
\n
郭子仪欲成大功,名垂后世,必往西北,而李亨性子软懦,不喜刀兵,大唐在他的手中恐难复当年盛况,只有李瑁这样尚武的君主,才会注重开疆拓土之功,李瑁的话,虽然直白,但显然让郭子仪有些意动了。
\n
李瑁见郭子仪神情似乎有变,于是趁热打铁道:“太子性情文懦,不重边事,郭将军若在太子麾下,最多就是一个廉颇。而郭将军若是欲成卫霍之功,还当在本王帐下。”
\n
李瑁的话仿佛一根针,一下子刺中了郭子仪的内心。
\n
郭子仪纵然性情温和,善谋身自保不假,但为将者,岂有不慕卫霍之辈,甘愿碌碌而终者?廉颇善守,固然功大,但论及战国名将,谁又会将廉颇列比王翦、李牧?
\n
郭子仪虽以年过五旬,但心中壮志犹在,李瑁的话让他本就不甘的心,又快速地跳动了起来。
\n
李泌看着郭子仪的反应,知道他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定夺,只差最后的一推了。
\n
于是李泌立刻道:“殿下的酒杯还端着呢?郭帅意下如何,还请速定!”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