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做得还算充足,但当会议开始时,我还是很难跟上节奏,不一会便忘字卡壳了。心里一发慌,领导噼里啪啦讲得一通话,我也记不住重点,脑袋开始嗡嗡响。加上对校领导以及参会市领导的名字不熟悉,只记住了大概发音,却不知道具体是那几个字,不禁开始手心冒汗。
领导讲着具体内容,我却在抓耳挠腮、寻思领导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字——新闻采访的名字很重要,尤其是重要领导的名字,这直接体现了记者是否专业——第一次出任务,就出这么个大“洋相”,一种“搞砸了”的不安情绪,顿时笼罩了我的全身。
作为摄影师,李明哲倒显得气定神闲,前拍、后拍、侧拍、大全景、近景、中景、特写……各个角度都拍了个遍——不亏是有过多次采访经验的人。他举着校报办公室专用的佳能7D相机,脖子上挂着校报记者团的胸卡,那认真和专业劲头,让我既羡慕又惭愧。
拍完20多张照片后,李明哲抱着相机,慢慢回到我身边。
“记得咋样?”李明哲放下相机,侧脸看向我。
“速度太快,记不住。”我尴尬的一笑,把手中的笔记本拿给他看,并小声嘀咕一句,“感觉这次要完蛋了!”
“没事,有我呢!”李明哲嘿嘿一笑。
我先是满脸狐疑,继而便释怀了——反正有锅一起背!何况小组长都打包票了,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是有经验的人,自然不会诳我。
人一旦放松下来,做事的效率往往会大幅提升,就像考试一样,越紧张,越做不好答卷;放松了,反而会才思泉涌,答题如流。而类似的效应,也发生在我身上。此后领导的讲话,我反而能通过只记核心文字的方式,顺利记下大部分内容。自己顺了一遍之后,不禁也吓了一跳。
工作会议类的采写通常很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