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个时候,蔡道早就离开了辽国。
\n
为了奖赏他的功绩,耶律敖卢幹准许耶律大石可以率领愿意追随他的士兵,以及招募一部分士兵,成为兴京道都统,并且在河套顶部在建筑一座新城。
\n
明面上,耶律敖卢幹这是想要借助耶律大石的才干和能力,为下一步征服漠北各部做准备。其实,他是完全遵照蔡道留下的话,给予了耶律大石那片新城的自主权,至于能否攻下漠北,那就要看耶律大石自己的能力了。
\n
先帝赵煦是在元符二年驾崩的,第二年,经过蔡道的提议,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以及所有的大臣一致同意,新皇帝改元天佑。
\n
为了保佑他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平平安安的亲政,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一致决定,暂时不敢给小皇帝改名字,还是继续叫他原来的那个名字——赵伴。等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再取一个新的名字也不迟。
\n
那一年,小赵伴也不过才刚刚七岁而已。
\n
因此,这个天佑的年号,一直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n
到了天佑八年,蔡道辞别了一直视己为父的耶律敖卢幹,带着家人重返汴梁城,也正是这一年,有他亲自主持了迁都仪式。
\n
自此,汴梁城正式便成了大宋国的名副其实东京,而洛阳城则成了中京,而长安府则升格为西京。其余的两京不变。
\n
迁都完毕,赵伴已经年满十五岁,也是他亲政的这一年,正式改名为赵繁,该年号为元统。
\n
也正是在这一年,蔡道、蔡攸和蔡杉,相及带着家人离开了中原,从密州出发,先是返乡祭拜了孝慈里的先祖,然后,便带着庞大的舰队,扬帆远去,不知所踪。
\n
蔡京和蔡卞同时入京担任左右三司使。蔡攸留任之后,为了削弱财相三司使的权柄,赵繁将三司使这一官职的职权一分为二。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