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蔡卞的两个庶子,蔡松和蔡柏,两人还在地方上磨勘的时候,就又辽国和西夏国聘任为丞相,补上了蔡道和蔡杉留下的空缺。
\n
这在当时,可是轰动大宋周边各国的一件大事。
\n
蔡道实施的新法当然有不足之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有些新法也开始变得不合时宜起来。
\n
蔡京一直呆在大名府,他自然心知肚明,蔡道明明有能力做出调整,却一直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蔡攸这么做。这其中必有深意,况且,他自来就是个老滑头,自然不会去触碰蔡道留下来的禁忌。
\n
因此,自上任之初,蔡京和他的儿子蔡攸一样,没有敢变动蔡道留下的任何规章和制度。
\n
而蔡卞就不同,前两任三司使一个他的亲生儿子,一个是他的亲侄子,他一向自负其才,这让老蔡卞如何能够服气。
\n
于是,蔡卞上任之后,反倒想大张旗鼓的变更蔡道实施的新法。
\n
可是,没出一个月,蔡卞便被孟太后强令他致仕了。他要不是蔡道的亲爹,孟太后会让他亲自体验一下当年范仲淹是如何颠沛流离至死的。
\n
接替他的人是蔡道的堂兄蔡玄,就这样,两位蔡家人又担任了左右三司使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也算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定。
\n
可始终赶不上蔡道担任三司使那几年的光景。
\n
因此,民间里一直再传唱,三蔡不如一道。这里的三蔡指的是,蔡京父子和蔡玄,而没有蔡卞。
\n
相反,一直没有人看好的蔡柏和蔡松却在辽国和西夏国干得风生水起。
\n
其实,并不是蔡道的这两位庶弟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们都赶上了好时候。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