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胡泉那份重建家园的决心,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本地居民。同时,他们也敏锐地捕捉着本地民众的担忧、期盼和独特的文化习惯,反馈给胡泉和舰队高层。悉尼城那独特的生活节奏、悠久的民间传说、甚至对某些事物的禁忌,都通过这些翻译,被致远舰队所了解。一种微妙而珍贵的文化融合,在磕磕绊绊的沟通中悄然萌芽。
然而,一片祥和的共治图景下,潜藏着致命的暗流。致远舰队的强大,尤其是那些远超时代的战舰和武器,是胡泉手中最锋利的剑,也是最需要隐藏的底牌。一旦泄露给约翰国本土,后果不堪设想。保密,成了悬在胡泉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一次仅有核心成员参与的闭门会议上,胡泉的神色凝重如铁。窗外,悉尼城似乎正逐渐恢复生机,但会议室内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诸位,”胡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我们的胜利,源于出其不意,源于装备代差。这份优势,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约翰国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若得知‘致远号’乃至整个舰队的真实战力,必会倾举国之力,调集最精锐的铁甲舰,甚至不惜代价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届时,我们面对的将不再是悉尼港的几艘风帆战舰,而是整个约翰帝国海军的怒火!”
他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和舰队高层:“因此,保密工作,重于泰山!任何关于舰队装备水平、武器细节、动力来源的信息,必须严格封锁!这不仅是军事机密,更关乎悉尼城数十万百姓的安危,关乎袋鼠国能否真正赢得自由!”
他随即下达了一系列严苛的保密措施:加强舰队驻地警戒,任何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所有涉及先进技术的文件、图纸,必须专人专管,阅后即焚;对悉尼城居民,只宣称舰队拥有“先进火炮”,绝口不提铁甲、速射、鱼雷等超越时代的概念;同时,加强对港口、通讯的监控,严防间谍渗透。
“诸位,”胡泉最后沉声道,“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更长久的和平与建设。一时的缄默,是为了未来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