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税。我已令布里斯班织坊另起炉灶,改织袋鼠绒混纺料子。”她抖开一卷新织的布,金棕色的底子上,银丝线隐隐闪烁,“里头嵌入了土著的点画纹路,洋人贵妇管它叫‘旷野星河’,价比原来高出五倍还供不应求。”布角“炎”字水印在光下流转,竟与海关火漆的印鉴如同一源。
她又趋前一步:“大统领明鉴。商部已制《通商则例》:铁矿、煤炭这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只准官办企业出口;像棉布、蔗糖这些民生物品,民企可与外商做买卖,但要纳三成关税。另在各港口设‘市舶司’,专查货物税收,严查鸦片流入。昨日,还有德国商人想用克虏伯炮钢的技术换咱的羊毛。这等‘以技易货’的法子,商部以为,可行。”
胡泉点点头,目光落在司学部尚书赵明德身上。这儒雅的老者五十出头,怀里抱着赵丽颖设计的“自强学堂”课业簿子,指头捻着一册翻开的《天工开物》,纸页上印着蒸汽机与袋鼠并驰的奇景。“学部草拟了《劝学章程》,”赵明德说,“各府各县设蒙学,凡炎华子民,不论贫富,都可免费念书;悉尼、墨尔本要立大学堂,分设矿冶、机械、医学诸科。前天自强学堂出了第一批学生,有个矿工的儿子,竟能自个儿画出蒸汽机的图样,这是‘教育兴邦’的好兆头啊!臣建议,学堂里加一门‘民族融合’课。爪哇来的华人子弟,多懂爪哇话,若能用两种言语授课,那积年的隔膜,就有望化解。”他突然举起一枚新铸的龙元银币,烛光下,币面上纠缠的龙纹与袋鼠图腾流淌着金芒,“更妙的是,那‘系统’新开的‘文明共鸣’门径,让我们能把《诗经》里的古金文和土著岩画的符号,同刻在一本册子上。小学童们念着‘周虽旧邦’,竟能和骨笛吹奏的土著《自由颂》声韵相和,一点不拧巴!”
胡泉的手抚过案头那玄铁剑鞘的纹路,龙与袋鼠图腾在晨光里交相生辉:“老师讲得很是。但教化的根本,既要承炎华的故礼,也要纳西方的新学。大学堂里,可专设一门‘同泽经义’,把李冰…呃,李尚书写的《同泽三论》列作必修,让学子们明白‘平等共生’的道理。此外,要选派学生去沙俄、德国留洋,学他们的技艺,回来再融会贯通。”
随即,胡泉翻开赵明德编的《蒙典》,声音沉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