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再说那个于县令,他之前逼咱们下河捕捞鲤鱼,这可是要打六十板子的大罪啊,我们掌柜的不肯。他又让我们把酒楼重新装饰一遍,买一些好看的小姑娘放在店里做招待,再将吃的卖贵,我们掌柜的还是不肯。最后,我们酒楼老有人闹事,后来就开不下去了。”
“说起来,我们掌柜的虽然胆小怕事,但到底心不坏,他临走前,给了我们好些吃食和家当,不然,我们也撑不到现在。”
“你们掌柜的不肯做这单买卖,一定有别的店愿意做吧。”许锦之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着凳子,问道。
“是,三元巷的芙蓉楼,就是这么干的,现在还开门迎客呢。只是现在这光景,能进去的,除了于县令的走狗外,都是本地富户了。他们养了一帮打手,也没人敢去那里讨吃的。”老伙计答道。
见师傅都开口了,一旁的小伙计也忍不住了,“他还私自加注铜币的重量,说是为了让老百姓手中的钱更值钱,但其实......”
“但其实,老百姓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贫困,倒是县令本人和那些一道同流合污的富户,腰包越来越鼓了,对吧?”许锦之道。
“是,是。”小伙计连连点头。
许锦之皱眉道:“安史之乱爆发之际,第五琦推行了币制改革,他认为提高铜币的重量,就能增加铜币的价值,认为这样会让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值钱。但其实,市面上的铜币全部因此贬值,米面布匹都卖得越来越贵,百姓越来越活不起了。”
“这叫做钱轻物重,是一种由货币引发的民生现象。百姓不懂,读了一肚子书的官员也不懂吗?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有的官员,看着历史,不想着如何避免悲剧再次上演,倒是借着它,想方设法将百姓手中最后一点救命钱榨干,简直可恨至极!”许锦之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带着不可忽视的威严。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