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只是斗争失败的牺牲品。平阳公主道,这是律法,我无法更改,但我可以为你破例。
※ ※ ※ ※ ※ ※ ※ ※ -
太康七年七月秋,吏部对各地中正推举来的士子进行考核,共一百七十余人。
由吏部进行初定,从才能与家世定品,与以往一样,出身越高,所定的品级也越高。
为防止弄虚作假,最终的裁定便到了平阳公主的手里。
大中正裴长之将考卷送往勤政殿,和之前一样,皇帝并不在殿内。
裴长之将吏部的排名与考卷展开,公主。
不出意外,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眼熟的名字,出身高门,而且其中还有裴长之的门生。
这个王珺,天材英博,又是琅琊王氏出身,下官一直记得公主的话,齐地的百姓,亦是楚民,选官要一视同仁。裴长之将几份名次靠前的竹书推到平阳公主身前。
身为尚书令承裴长之,想扶持自己的势力,平阳公主当然清楚,她在仔细阅览了一遍后,发现了一份字迹更为工整的试卷。
赵砚书。平阳公主看着名字念了出来。
除了字迹,这篇文章的整体,也让平阳公主十分的舒适,然而名次却很靠后。
尚书令。平阳公主看向裴长之。
裴长之当然知道平阳公主的意思,公主,这个赵砚书虽有才能,但是出身差了些,品资不足。
朝廷现在缺的是可不是家世好的人。平阳公主道,随后她又将裴长之推荐的王珺排在了第二。
如此一来,裴长之便也没有了说辞,都按公主的意思,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