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没有异议。
作者有话说: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中正是官名,可以理解为是选拔人才的官员,地方州郡都有大小中正,小中正辅佐大中正,大中正一般有中央官员有资历的大臣兼任,由于大中正几乎都是上品的世家门阀子弟,所以这个制度慢慢的变成了以家世为主要品资,于是就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种说法。
平阳目前还没有临朝称制哦。
公主要是成了女帝,身边会有特别多女官(哈哈哈哈)
第325章 赵砚书
选官结束之后,平阳公主在勤政殿代替皇帝接见了这批即将踏入仕途的士子。
这些由地方大小中正官通过察举推荐至中央为官的士子,其出身、家世、年岁,都相差极大。
新增的吏部考核,让他们的定品发生了改变,并不再像从前一样,只重家世,寒门子弟乃至普通百姓也挤进了上品,其中排在定品第一位的赵砚书,便是寒门出身,因自幼聪颖好学,得当地中正官赏识,以孝廉举入京中。
排在第一的赵砚书因为出身,而不被其他同僚所接纳,但又因他的成绩,也让一些人讨好与巴结。
因为朝廷每一轮的选官,排名靠前者,几乎是执政的上位者亲自钦定,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是最有机会进入中枢成为公卿的。
赵兄看起来很是年轻,可是刚刚及冠?世家出身的王珺,本有些看不起赵书砚,想要故意刁难,却在看到他的容貌后,改变了想法,并对他有了拉拢之意。
赵砚书客气的点了点头,与对其他同僚一样,即便知道王珺的家世不简单,又深受尚书令栽培,但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像其他人一样讨好。
没有想到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