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距京千里,京中变故如果突然,地方如何能够及时驰援。王珺从旁道。
裴长之看了他一眼,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看来,需要想办法见到陛下才行。
※ ※ ※ ※ ※ ----
太康七年初秋,定品第一的赵砚书,被授予秘书省秘书郎,于御前行走,记录皇帝的起居。
平阳公主此举,加上殿中那番话,在裴长之的暗中操作下,于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群臣以平阳公主作为命妇却插手朝政,议论纷纷。
而后,群臣又联名上疏中宫,求见皇帝,中宫以天子体弱,需静养为由,驳回了群臣的诉求。
此举引来了朝臣的不满,中宫挟持天子把控朝政的消息也就此传开。
就在此时,已油尽灯枯的皇帝,在寝殿中驾崩,距选官结束才不过短短几天时间。
而平阳公主与郑皇后的那次探望,成为了最后一面。
即便是在悔恨中,也依然未能求得妻女的原谅,几乎与他的父亲一样,作为帝王的李喆,晚景凄凉。
皇帝的突然驾崩,势必会引起时局的动荡,平阳公主得知消息后,眼里没有悲痛,只是命人将消息封锁,秘不发丧。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皇帝驾崩后不到一天便走漏了风声。
平阳公主欲扶持还在襁褓中的太子李兴为帝,尚书令裴长之得知后,联合中领军韩修与群臣发动政变。
韩修作为皇帝的心腹,统领禁军多年,中央的精锐之师,几乎都掌握在韩修手中,尽管平阳公主安插了人手进入了中护军府与中领军府,但短时间内,韩修的声望与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