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次事大,几乎到了二选一的地步,众人不太相信他能大义灭亲,结果无非是他自己请辞,或是被皇帝寻由卸任。
散朝后,消息很快上下传开来。
相较于其他人的猜测议论,江淮景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日前他带林知瑾与刘友淳进宫面圣。
御书房内,林知瑾向奉元帝口述假-币事原委,并亲手呈上账册,是奉元帝要求他当面写成奏折,又叫他以病由避开本次朝会。
想必在那时,皇帝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只是这目的为何,尚不明确。
而刘友淳那边其实没什么要汇报的,该说的已经被林知瑾说完了,他跟在身侧,不过是为了保护林知瑾,以及面圣时才得见的物证。
出宫后,林知瑾低调回府,刘友淳返程而归,解除封城。
陈育德被羁押后,冀州知府调任了临职县令,并将已经稳定住的灾民们,安排去了西边人烟稀少的村县,落实户籍,置办生业。
刘友淳依令回归驻地,与梁颂年等人通行至冀州边界而分开。
也就是在这时候,梁颂年收到了林知瑾的飞鸽传书,内容简洁,不过同步了朝会对于假-币事的处理结果。
梁颂年对林知瑶并无隐瞒,给其看完信后,便要她回封报平安信给家里,顺便交代还有几日路程。
林知瑶向梁颂年坦白了自己快马加鞭赶到承阳,是在封城之日潜进来的。
为了不添乱,她一直在暗中观察,直至那天看见烟花,才不顾一切去现身寻他。
她本还想调侃梁颂年昏迷不醒的时候,手里死死的攥着她送的香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