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要说六部哪一部最反对用兵,无外乎户部,六部中,兵部最为特殊,主掌征伐之事,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其余五部皆为民部,主管民政。
而兵部和户部的矛盾说来也简单,大乾有民两千余万户,按理说应当是户部管辖,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但是兵部手中却管着两百多万军户,军户不纳赋税,战后军户抚恤却让户部出钱出粮,更不要说战时户部还要供给大军粮草,这与户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相违背,也难怪户部站出来第一个反对。
至于其他四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番邦外交等事务。
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
这四部与兵部并无权责重叠,因而也没有矛盾,唯有户部与兵部有所争斗,而户部和兵部也成为了文武相争的桥头堡。
至于九寺五监虽然与三省六部职责重叠,但并无从属关系,两者分为内外廷,内外之分说的是从属,九寺五监为圣人内廷,三省六部为臣子外廷,完全是两套班底,非要说有关联,也可以说是上承下行,六部节制寺监,九寺五监为内廷主事务,三省六部为外廷主政务。
户部出言反对,兵部侍郎郑堪也没有反驳,因为现如今武官们可还没有人说话呢。
「蛮夷无教化,好武力,我鸿胪寺派出使者,仅凭言语止不了兵戈,再者,李尚书什么时候管起我鸿胪寺的事务了,逾越了!」鸿胪寺少卿赵弘文可是没给户部尚书李丰年丝毫面子,要说是礼部尚书出面,他还会给几分颜面,对于老貔貅般的户部,鸿胪寺可有着几分不爽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