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朝堂上有些沉静,三年不征,户部官员多有建树,升官的不在少数,却显得其他五部九寺五监毫无作为,官场如战场,仕途如行舟,不进则退,户部官员这三年可挡了不少人的升迁。
三相眼睛微闭,三年不征后大征四方乃是国策,可不是南方士族出身的李丰年可以阻挡的。
随着鸿胪寺少卿赵弘文出言,其他各部寺监也纷纷加入了反驳,户部尚书李丰年此时可谓独木难支,出言几语都被打断。
「够了,大朝会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圣人赵玉民此时知道火候差不过了,再说下去就成了私怨了。
「原太子詹氏正值丧期,户部尚书李丰年在任两载,累有功绩,封太子詹氏,建章监李思哲授兵法有功,任户部尚书一职。太子你说说是该战还是该和?」圣人赵玉民心中早有了答桉。
大乾立国百年,为何征战不休,便是因为要还当年大齐欠下的债,往昔大齐往前数多少朝代,皆是士族门阀你方唱罢我登场,赵氏累世千载,整个乾州的土地七成姓赵,乾太祖起家时可是孤注一掷,将土地全数分给了士卒。
短短三年时间乾州起兵十余万,后续大战乾州更是家家出兵,乾州为何是祖地,那是因为乾州家家缟素。百年时间几代人才让乾州恢复了元气。
当年大齐不弱于赵氏的门阀几十家,若不是占着收复故土的大义,大乾传不过三代。
士族门阀不亡,赵氏不稳,这是赵氏的担忧,九胡是赵氏不惧士族门阀的大义,征战百年,赵氏如履薄冰,如今到了赵氏真正定鼎,天下共主的时候,怎么会因为南方士族推出来的一个户部尚书阻挡住赵氏的雄心,赵氏将所有人都绑上了战车,这辆战车怎么可能停下,谁要阻拦这辆战车的前进,谁就要做好被碾碎的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