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继位前六年,这位辽帝都没有什么作为,属于半傀儡。
\n
直到泰定五年,宋辽再度爆发战争。
\n
准确的说,是宋朝的河西路,与辽国的辽西路,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
\n
虽说是局部冲突,并不比北伐燕云那般全国动员,但此战的惊险程度,却犹有过之。
\n
双方的统帅,正是辽国军方第一人萧孝穆,与宋朝河西军中第一人,狄青。
\n
起初是因为阻卜一部投奔河西,又反复无常,向辽西京求援,产生摩擦冲突,双方各执一词,影响不断扩大,战事不断升级。
\n
两国表面上没有撕毁明道之盟,实际上都憋了一口气,想要掂一掂对方的斤两。
\n
所以最终两边投入的正规军力都过十万,宋朝这边民夫更动用了十五万,官家拍板,粮草辎重不断调往河西,确保前线物资充沛,显然是希望狄青打一场大胜仗,彻底挫败辽人的士气。
\n
然而战事交锋没多久,狄青就开始选择极为保守的战术,构筑堡寨,组建防线,甚至坚壁清野,一力防守。
\n
这个时候,宋廷的老毛病就犯了。
\n
没开战的时候,主和派上蹿下跳,以种种理由否定战事的必要性,全然不顾战争不是一方不愿意开打,就能避免的事情。
\n
而真正打起来,许多朝臣又迫切希望速战速决,一力催促前线。
\n
两府的态度起初还是很清醒的,可各种劄子如雪片般递入禁中,种种分析又很有道理,渐渐的就连官家都有些犹豫,想要派遣内侍入前线,催促一下狄青。
\n
辽人早非当年之勇,何必一味守御,灭了自家的威风?
\n
所幸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