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十九岁的狄进入枢密院,为枢密副使,成为两府最年轻的宰执,对上说服了官家,对下镇压住群臣,力挺前线策略,将后方的支持做到了极致。
\n
于是乎,辽军三番五次挑衅,各种羞辱,辽国使臣也来京耀武扬威,各种施压,河西军主力愣是岿然不动。
\n
辽西一战整整持续了半年,就在朝中都有些压不住的关头,狄青突然出兵,一战打得辽军溃散。
\n
原来萧孝穆早已病重,临死之前希望重创河西,为辽国续命,结果机宜司秘谍探得蛛丝马迹,再加上狄青对于辽军动向的了解与本身遇大事极谨慎的性格,选定了这个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
\n
拖字诀!
\n
拖到辽国军粮难以为继!
\n
拖到萧孝穆硬生生地病死于辽军营中,还秘不发丧,不敢透露!
\n
机宜司的秘谍未能发现这个动向,却被狄青从辽军调动发现了蹊跷,断然改变,雷霆一击,直接打得辽人主力溃散,然后率军追击,一路奔袭,直抵西京。
\n
萧孝穆继承者萧匹敌镇守西京,双方展开攻防战,又打了整整三十日,宋军攻破西京!
\n
萧匹敌率残部撤退,却因伤势太重,逃回上京没多久,就不治而亡。
\n
狄青则没有在西京纵火抢掠,而是占据了这个辽国的京都之一,安抚民心,等待朝廷与辽人谈判。
\n
辽帝听闻萧孝穆病死军中,再见萧匹敌重伤回京,吓得魂飞魄散,命使臣速速入汴京谈判,甚至不惜割让土地,也要让盘踞在西京的宋军万万不能继续北上,攻打上京。
\n
战报传回宋廷,无数人为之狂喜,朝野上下又开始叫嚣,一鼓作气,灭辽国祚。
\n
但许多冷静的臣子也认为,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