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古圣先贤之微言大义无所阐发,所以倒也没什么。
直到南宋时期,朱熹又对慎独做了新的解释,朱熹认为慎的意思应该跟郑玄解释的一样,但在独字上朱熹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在朱熹这里,独就有了独知(独自知道)的意思。
而姜星火做的解释则与朱熹不同。
“慎独者,人于内心活动之隐微处体察,以至省察克治也。”
也就是说,姜星火认为“慎独”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与天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去廓清任何已经萌动了的过分的私欲和邪念,就实际意义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功夫。
之所以把“慎独”摆在第一位,也是有原因的。
或许人们一般只会记得冠军的名字,但在明代理学界,还不是这样。
“明代理学之冠”毫无疑问是曹端,而“明代理学之殿”的称号,则属于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
明末时期,刘宗周深感当时学风世风之败坏,如何重树学风、纠偏积弊,成了他最重要的理论探索,而“慎独”正是刘宗周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谓用心良苦之极。
换言之,姜星火为了这次的太学之会,是真的请了一堆未来的神。
中国的王阳明、刘宗周、王夫之、黄宗羲,外国的黑格尔、康德。
针对世风学风这些问题,在心性论上,王阳明、刘宗周等人提出的办法,是最切合大明社会实际的,将这些办法扬其精髓避其糟粕,自然能够起到战胜旧有理学心性论的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