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以从皇帝出了屏风,到离开奉天殿,考生们都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
只有皇帝随行宫女也随着队伍离开了奉天殿,考生们才有直起腰来的机会。但是直腰并不意味着能起身,在礼部官员发放殿试试题之前,考生们只能跪着。
奉天殿地砖冰冷,寒气入膝,周稚宁行了两次三跪九叩之礼,到现在只觉得膝盖已经隐隐作痛。可是抬头一望,负责散题的礼部官员堪堪将弥封试题拆开,要等到发放完毕,估计还得耗上几刻钟。
终于,在周稚宁的膝盖受不了之前,礼部官员将试题全部散发完毕,再由对应接引官员安排一众考生入座。
参加了会试,得了名次的新贡士会由鸿胪寺官引导至丹陛两旁排列,然后按照会试中所得的具体名次,单数者列东,双数者列西,分开入座。
周稚宁是会元,即第一,因此落座在东边第一位,头上便是天子龙椅,积威甚重。寻常考生自是规规矩矩,可周稚宁忍不住悄悄在袍子下转了转脚踝,只听得骨头咔嚓作响,竟是早就僵掉了。
其余考生也没好到哪儿去,但接下来他们还有重头戏要应付,一个个都不敢放松精神,依旧严阵以待。
又一刻钟后,礼部官员敲响小金钟,示意考生们入座,这场殿试才算真正开始了。
周稚宁几乎要站的头晕眼花,她让自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将注意力重新放在试卷之上。
殿试试卷采用的白宣纸,手感不错,落笔不晕染,是古代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类纸。
每份考卷的第一页,是不允许考生答题的,这块需要留下来供考生填写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
周稚宁填完之后,才开始答题。
一般到了殿试的考生都是人中龙凤,所以殿试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