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是在晏家好手的严密看守下,被人无声无息潜入房中, 扭断颈骨而死。
\n
线索又断了。
\n
细烟雨笼罩的京城, 仿佛有一只冥冥之中的无形之手, 于某处严密操控着局面。一旦案件有所进展,即将突破的前夕, 即刻掐断线索。
\n
但反过来想……被刻意掐断的线索, 正是有用的线索。
\n
长檐雨声里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仵作验尸完毕, 把尸首交还大理寺看管。此刻裹着白布的尸身就停在堂下。
\n
晏容时的案牍前, 依次摆放着几份供证。
\n
刑部主簿周显光供证:
\n
大理寺移交刑部过程中动了手脚, 被两边文书一笔勾销、凭空消失的众多收缴赃物,俱交由大理寺卞评事处置。
\n
大理寺评事卞知书供证:
\n
大理寺收缴的赃物,按照不同功用, 有许多的销赃渠道。铁器高价卖给城东余庆楼。无论私铸还是官造铁器,无论犁田的铁耙, 翻墙的飞爪,飞贼偷来的铁蒺藜、小铜炮,余庆楼都要,稳定可靠,是合作多年的销赃渠道。
\n
至于余庆楼要这些铁器作什么?卞评事一问三不知。他只记得被大理寺收缴入库的一门报废的虎头小铜炮,叫他赚了一大笔。
\n
余庆楼掌柜方响供证:
\n
北国土地贫瘠,急缺精铁。两国长期交战,边境查禁铜铁交易。余庆楼作为在京城的长期据点,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购买精铁武器。
\n
但武器管控严厉,再如何热络交结,京城这些六七品的主簿、员外郎们不敢牵扯进武器库买卖。余庆楼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民间私自买卖、官府查缴的精铁器尽数买下来。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