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了副将陈光静。三日后,陈光静打开城门,郢州城破,张冲自杀。
拿下郢州,萧衍大军士气大振,粮草也得到补充。
林夏又建议:“下一步,攻江州(今九江)。江州刺史陈伯之是东昏侯亲信,但其部众多有不满,可先以书信劝降,若不从,再以武力强攻。”
萧衍写下劝降信,言辞恳切:“陈刺史若识时务,归顺义军,当封高官;若执迷不悟,玉石俱焚。”
陈伯之见信后,犹豫不决。林夏趁机派细作散布消息,称
“义军将至,不降者死”,陈伯之部下恐慌,纷纷劝其投降。最终,陈伯之开城归顺。
大军一路东进,势如破竹。
东昏侯在建康得知消息,派军抵抗,却屡战屡败。至同年九月,萧衍的军队已兵临建康城下。
建康城外,朱雀航(浮桥)之战,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役。东昏侯派军据守浮桥,架设重弩,义军数次强攻均被击退。
“此桥不破,难以入城。”
萧衍望着对岸的敌军,忧心忡忡。
林夏指着浮桥旁的芦苇荡:“可派人夜袭,火攻浮桥。敌军守桥多日,已疲惫不堪,夜间防备必松。”
当晚,吕僧珍率敢死队,乘小船潜入芦苇荡,待夜深时,点燃火把,冲向浮桥。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守桥敌军大乱。萧衍率军趁机猛攻,一举攻破朱雀航。
建康城破,东昏侯被部下所杀。
萧衍率军入城,百姓夹道欢迎。他约束军纪,严禁烧杀抢掠,建康城内秩序井然。
中兴二年(大乾公元
111502
年),建康。
萧衍拥立的齐和帝萧宝融年幼,朝政尽由萧衍掌控。他已进位为梁王,加九锡,距离帝位仅一步之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