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秋将半张残图放在案上:“寻这个印记的由来。”
图上的月牙墨渍在阳光下泛出淡紫色,那是用苏木汁混了明矾特调的颜料,只有漕帮内部才会使用。
老头的独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忽然将刻刀往字盘上一戳:“跟我来。”
后堂的地窖藏着面活字墙,成千上万的梨木字块按部首排列,其中第三排左数第七个位置是空的。老头伸手在墙根摸索片刻,整面墙竟缓缓转开,露出个堆满古籍的密室。
“十年前,有个姓林的镖师常来印东西。”
老头从书架深处抽出本线装书,封皮上写着《沂州漕运志》,“他每次都要亲自刻这个字。”
他指着书末的藏书印,正是个月牙形的墨痕。
林夏翻开泛黄的纸页,在夹页里发现半张漕运路线图,标注着
“黑风口”
的位置被朱砂圈出。旁边用小楷写着行字:“盐船藏甲,虎符为信”。
“黑风口是漕帮的私渡口。”
沈砚秋的指尖在图上划过,“每年漕运大典,知府都要亲自去那里祭河神。”
地窖的木门突然被撞开,王推官带着捕快冲了进来:“奉刑部密令,捉拿通匪要犯!”
老头突然将铁皮护腕砸向字盘,数百个活字簌簌坠落。林夏瞥见其中几个反扣的字块
——“龙”“潭”“驿”。
漕运大典那日,沂河码头挤满了围观百姓。林夏混在纤夫中间,看着王推官捧着青铜虎符登上祭台。断水刀藏在捆麦秸里,刀柄上的红绦被晨露浸得沉甸甸的。
三声炮响后,十艘盐船顺着水流驶来。当船头驶过祭台时,林夏突然看见为首那艘船的桅杆上,挂着面褪色的镖旗
——
正是父亲当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