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江南的雨带着三分缠绵,打湿了临安城的青石板。林夏蹲在
“墨香斋”
的门槛边,指尖捻着半块断裂的狼毫,眼神却黏在斜对面武馆前那柄寒光凛凛的长剑上。
武馆的主人姓凌,名啸风,据说曾是禁军教头,因得罪权贵才避居江南。此刻他正握着剑柄,剑尖斜指地面,雨水顺着剑脊滑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出剑要如笔走龙蛇,收势需似墨落留白。”
凌啸风的声音裹着雨丝飘过来,林夏听得一怔
——
这话竟与先生教他写楷书时说的
“起笔藏锋如蓄势,收笔回锋似敛气”
如出一辙。
林夏今年十二岁,是
“墨香斋”
掌柜的养子。掌柜苏文清是个落魄秀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林夏考取功名,可林夏对四书五经兴趣寥寥,反倒对笔墨纸砚有着天生的亲近,更对武馆里的刀剑魂牵梦萦。
“又在偷看?”
苏文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一卷刚写好的《兰亭序》摹本。林夏慌忙站起,把断毫藏在身后,却被苏文清抓了个正着。“笔墨是用来修身养性的,刀剑是杀伐之物,你一个读书人,总盯着那些做什么?”
林夏咬着唇,小声反驳:“先生说,字如其人,剑亦如人。林教头说剑法如书法,说不定……
说不定笔墨和刀剑,本就是一回事呢?”
苏文清愣住了,随即叹了口气,把摹本递给林夏:“你这孩子,心思总在偏处。罢了,今日先生有事,你先把这《兰亭序》摹十遍,若写得好,我便允你去武馆外多站半个时辰。”
林夏眼睛一亮,接过摹本就冲进了书房。案上的砚台刚磨好墨,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左手握住毛笔
——
这是他从小的习惯,别人都说左手写字不成体统,可他左手握笔时,手腕更稳,笔锋也更灵动。蘸墨、起笔,“永”
字的第一笔横画缓缓铺开,墨色在宣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