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桌的学子惊得张大了嘴,监考官更是抚掌赞叹:“好一个‘笔剑相护’!这字既有草书的狂放,又有剑势的沉稳,难得,难得!”
第三场策论,林夏更是得心应手。他结合自己学书练剑的经历,写道:“左手握笔,非为怪癖,乃求笔墨之灵;右手握剑,非为好斗,乃求护道之力。昔年孔子周游列国,携弟子而备武备,墨子守城拒敌,著书立说传天下,皆为文武相济之例。今之学子,若只知死读圣贤书,遇危难而不能自保,遇不公而不能发声,纵有满腹经纶,亦难成大事。”
三场考试结束,林夏走出国子监时,夕阳正斜照在朱红大门上。柳如烟早已在门外等候,手里还拿着一个刚买的糖画。“看你笑的样子,定是考得不错?”
她将糖画递给林夏,眼中满是笑意。
林夏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甜意顺着舌尖蔓延开来。“考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把想说的都写下来了。”
他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忽然觉得左手的砚台与右手的剑,从未像此刻这般沉重,却又这般安心
——
这沉重,是家国的责任;这安心,是文武相济的底气。
可他不知道的是,考场内,一位穿着锦袍的官员正拿着他的试卷,眉头紧锁。“左手写字,还敢妄谈‘文武之道’,这小子,倒是狂妄得很。”
官员将试卷扔在桌上,对身旁的侍从道,“去查查他的底细,若只是个普通的江南学子,便在放榜时压一压他的名次,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
侍从领命而去,窗外的风卷起试卷的一角,“家国”
二字的墨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波。
童子试放榜那日,国子监外的榜单前围得水泄不通。林夏挤在人群中,目光从榜单顶端往下扫,直到看到
“林夏”
二字排在第十三位时,才松了口气。柳如烟在一旁笑道:“我说你肯定能中,你还不信。接下来就是文武大赛了,你可得好好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