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宜瑶道:“现在的他就算真的有想法,也未必能往着好的方向改。修堰之事,换做是十年前的他,肯定不会做。”
十年前的谢况刚坐稳皇位,不敢贸然行事,现在却很不同。
谢宜瑶回想着这十余年来的经历,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她放下图纸,聚精会神地沉吟了一会儿。
“说来,我总觉得燕国的态度实在有古怪之处。”
“什么意思?”
“燕王虽然年轻但体弱多病,然而现在的燕太子比谢容的年纪都要小。你说燕军行事如此谨慎,会不会和此有关?或许燕国内部出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沈蕴芳若有所思:“要真是如此,那么对于寿阳,静观其变,等待时机趁虚而入,倒是个更好的法子。”
谢宜瑶颔首,转而又叹道:“可惜,有水攻计谋‘珠玉在前’,皇帝是不太可能会采用这个方法的。”
“哎。”
事情仿佛又陷入僵局。
谢宜瑶沉思许久,终于开了口:“倒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114章 长刀出鞘(九) “物是人非。”……
修堰的事吵了数月, 官员间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坐观山虎斗的皇帝却仍没有改变想法的迹象。
在他的旨意下,已经有善于治水的官员前往淮河下游一带考察选址, 具体工程的设计方案也初具雏形。
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起初持反对意见的官员见圣意难改, 识时务地选择了倒戈。
他们总是擅长捕捉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