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想法的。
而崔晖卸官的事情,又就在本就不平静的朝堂之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崔晖年寿已高,他在前朝时就已经做了不小的官,又和谢况相识多年, 更有从龙之功, 无论公私,他们都算得上是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楚国初建,崔晖担任尚书仆射, 参与机要。尔后崔母去世,崔晖丁忧, 但谢况没过多久就夺情起
复。而现在的崔晖,年过古稀也仍为皇帝近臣。
这些年来, 崔晖曾数次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 谢况都不允,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同意了。
有人说:崔公确实年岁已高, 情有可原。
也有人说:崔侍中反对修堰, 陛下这是在以儆效尤。
谢宜瑶觉得, 两种理由都成立。
她掐着指头算了算,前世崔晖也就是没多久后去世的,他的病可能确实已经到了无法继续处理政务的地步。
而谢况对崔晖的疑心也是早有迹象, 并非一天两天可以铸成的。
咸宁初年,崔晖曾担过公主傅一职,虽然和家丞家令需要这些真的去操心公主相关事务的人不同,但他至少名义上确实是谢宜瑶的老师。
谢宜瑶亲自去崔宅探望德高望重的恩师,当然也合情合理。
谢宜瑶到了崔家,就直接让仆从去报了崔晖,十分光明正大,没有一点要避嫌的意思。
拜访崔宅的事,崔朝华虽知晓,但刚好姑嫜家中有事,无暇顾及。
谢宜瑶很顺利地见到了崔晖,他确实和外面传得一样病得很重,就连白日都要有气无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