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修行过,你只要忆念你的善根,它一启动,妄想就消失掉了,这个叫第二念的正念。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反转的力量。
【师父释疑】
好,请说。
问:师父慈悲!阿弥陀佛!请教师父,就是刚刚关于打妄想这个部分,如果说像我们一般在工作中,有的人的职务是属于比较开创性、比较研发性,要做些新的东西;有的人是属于比较例行性的工作,那以随缘尽分来讲,例行性的工作是很容易做得到,但是如果说今天你的工作就是要去想一些新的东西,做一些新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娑婆世界可能也是在一种竞争的环境中,那我们要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去适应呢?
答:好的,好的,请坐。因为你是属于动脑筋的,有些人是劳心的,有些是劳力的。那么一般劳心的人,打妄想打得多了,我们讲过妄想本身不是障碍,但是你不能要去主宰它,不能执着它。也就是说,你尽心尽力去做,但是你不能对任何的结果产生执着。就是你创造一个东西出来,你尽力了就好了,但是你不要想说,这个创意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个不是你说了算,这牵涉到你的福报力了。
一个人的成功,你认为是努力而来的,你认为呢?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是吧?努力只是一种助缘,一种机缘。其实你有多大福报,你就有多大福报。这样讲好了,你今生的结果,几乎是过去业力的释放,你今生的努力其实是在来生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会产生错觉,因为我很努力工作,所以我成功了。努力的人多了去了,说实在成功是少数,因为你有这个机缘,这个机会就是福报力了。所以,成败得失,真的可遇不可求,就是你个人的福德因缘。我们不要以为说,我稍微努力一点,我就更成功。努力只会改变过程,不能改变结果。
那佛陀为什么要我们把结果认命放弃呢?要你尽分就是过程,至少你的心,你今天努力了,你没有破坏你的心性,在心性上你是圆满的。外境是你的业力跟你家庭的业力,以及众生的共业,这个很复杂的。我们的意思是说,你不要去主宰结果,但是作为一个人,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