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我布施一百块,是因为我自性本来清净,我是依止清净心而生起广大的菩提愿力,真空妙有,这是菩提道。
所以,你这个安住很关键!如果你的本质是砂,不管怎么去煮它,最后的结果就是变砂而已,它不可能变成米。所以灭尘合觉,才有所谓的真如妙觉明性。一个人没有真实安住,他不可能去脱离生死因缘的业力。
丙三、结示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我们的愿力,从一种成佛的愿力也好,往生的愿力也好,
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事修,一个是理观。事修叫做“净罪集资”;理观叫“破妄显真”。
我们把这两个念一遍。
一、依事修净罪集资: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二、依理观破妄显真: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我们菩萨发愿,当然他的所观境简单地说只有两个:一个是众生相,一个是佛道的相。这个断烦恼,修法门只是个过程,你真正的目标是两种:你一定是缘佛道而追求,缘众生的相而悲悯。
但是关键在哪里呢?这两个档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的心是住相的,住在众生相,住在佛道的相来修行,那你叫做“净罪集资”——人天乘;如果你是离相的,你安住在真如本性的角度,众生也好,佛道也好,其实都是你一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