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还是愿意来,因为你只在乎心中的影像。
我们该觉悟了,告诉自己这个心中的影像:第一个它是无常败坏的、第二个它挟带了重大的过失。你用无常观、苦谛观的道理跟自己沟通,你的心态就慢慢把这个影像给放下来了,调伏心中的爱取。这个时候系缚你的生死业力也淡薄了,往生的时候没有人把你抓住了。那个业力就松脱,整个十二因缘它是一种相续的,你把它的相续力量断了,因为它要爱取来滋润业力。所以,在死亡到来之前,你必须透过无常观、苦谛观,好好把心中的影像慢慢让它消失掉,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个、引导力。我们不是消极的把三界的业力消灭,应该把心导归到净土,甚至于导归到佛道。人生对未来要有愿景,调伏爱取是处理过去的事情,引导力是处理未来的事情。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欣求极乐、欣求无上菩提。这个就是讲菩提心的问题。
第三个、空正见。出离心跟菩提心都是一种事相的观察。空正见是调伏心中的攀缘心,一种无所得、无所求的心。大乘佛法是要我们了解“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重要,它不是本来就有。“诸法因缘生”就是说我们本来什么都没有,最后也什么都没有。我们不要看太远,你就把人生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期生命来看,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如果你早点明白,会对你好一点,人生没有开始。
你从什么地方来?事实上我们从空性而来;人生是无中生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阿赖耶识的业力成熟,就现出今生的因缘;等到这个业力释放完了,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今生的人、事全部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就像做梦一样,你做了五个梦。第一个梦跟第二个梦没有太多关系;你第一个梦是转轮圣王,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它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没有关系。
你不能说从前生而来,今生的生命自体跟前生是毫无关系的,你只是继承前生的业力。业力是没有相状,它不能受用的、没有感觉。你必须让业力成熟了、变成果报,才有相状可以受用。你今生跟前生的果报是毫无关系的,就是你第一个梦跟第二个梦是毫无关系;你看到前生的相片,你也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