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往生成败关键。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有很多次的生命经验,经历过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每一次的轮回在心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一些人生经验,尤其是美好的经验。这些美好的经验,当你不想了生死的时候,它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当你要离开三界的时候,它变成障碍了,我们平常对美好的印象是顺从的,对它是爱取。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必须做一些心态的调整;理观就是用道理来转化自己的颠倒妄想,就是跟自己沟通。从《楞严经》的角度,顺从本愿提出了三个重点。当《楞严经》的功德在顺从真如,你不顺从真如,就很难顺从本愿。净土宗的顺从应该是两块:内顺真如、外顺弥陀。你不内顺真如,就不能调伏颠倒妄想;你调伏不了颠倒妄想,就调伏不了生死业力,这两个是有关系的;要顺从弥陀你必须先顺从真如,不能顺从无明妄想。
顺从真如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调伏力,出离心。我们昨天讲到调伏心中的爱取。我们真正贪爱的都不是外在的世界,这个跟你都没关系,你也不在乎。我们很不在乎外面的人事的,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过去生或者今生有很多美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只是一种快乐的感受。快乐的感受时间长了会产生想象,你会创造很多的影像。当这个美好的感受跟影像结合了,你就会不断地去攀缘它,时间久了就变成执著了。
那么执著、对美好经验影像的执取,到临命终就是非常致命的障碍了,它会对你产生误导。你本来要到净土去的,但这个影像现前的时候,你改变主意了。它对你是如此的熟悉,当你改变主意的时候,就被它误导了、心随妄转,今生的修学就前功尽弃。
我们必须在死亡到来之前,好好地面对自己过去生所留下的影像。你必须修无常观、修苦谛观,告诉自己这个影像是虚妄的,无常败坏,它不是你想象的永远保持这样子的,已经变化了。第二个它会带给你痛苦。你为了追求这个影像,你必须付出轮回的代价。你每一次的受生要受多少的痛苦,值得吗?人生是苦多乐少、得不偿失。我们在人生当中得到微少的快乐,但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从来没有得到教训;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