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你如果说一修行就有感应,那表示你的水罐一直在漏,有破洞。你的心没有收起来,一直有破洞,整个善根力没办法积集起来。破洞的罐子,水不可能把它填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你永远不可能建立内在的善根。因为以攀缘为根本,就是在造生死业。好,往下看。
施舍之法
身舍贪悋: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心舍慢瞋: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身心舍尽: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不着权乘: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好,对治攀缘心有四段,它是由粗到细:第一个、一个比丘能够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所剩下的东西施饿众生。这是财物的施舍,也是调伏攀缘心的第一步,一般人容易做到。第二个不容易做到了:于人多的大集会当中,合掌礼众。而且有人骂你、打你,能够放下你的面子,同于称赞,就好像别人在称赞你,消你的业障一样,那就不容易了。
第三个、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色身跟内心的攀缘心都放弃了,“身肉骨血,与众生共”。大乘佛法有些东西,我们只能内心随喜赞叹,不能实际去行动。最后最重要,“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不了义说,佛陀有时候讲一些事相的感应,但这只是佛陀在建立我们的信心,不能把方便门当作真实义。佛陀的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