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主讲
《禅观与净土》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请放掌。
这次学人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禅观与净土》的。这个主题的大意是说,净土宗的念佛人,当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的心态,除了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皈依的信心以外,还要多一份智慧的观照。
为什么除了一种信仰式的念佛,还要加上观照的念佛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讲出一句话说是“他力门、果地教”。他力门是指平时的念佛,当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能够消灾免难、趋吉避凶,这个是约我们平时的念佛,得到现世的安乐。果地教是指临命终的时候,念佛除了信心以外,智慧的观照就很重要;有智慧的观照,才能够启动弥陀的本愿,而带业往生,了生脱死,这个是从来世的解脱来说。所以净土宗不管今生的安乐、来世的解脱都是弥陀本愿的摄受,我们没有一种力量是自己的力量,都是佛陀的摄受。
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到底做了什么事呢?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转他成自。其实念佛的人只是成功的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转化到身心世界变成我们的功德,只做这件事情而已。当然这个地方的成败,有些人可以把弥陀的功德,百分之百的转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有人可能转化的过程只有百分之五十,甚至于只有百分之十。
转他成自的关键就在于感应道交,这个是净土宗非常重要的核心思想:心心相应,感应道交。
不管你一天念一千声佛号、不管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跟佛陀的心是不是产生一种相应?所以净土宗不论数目,但论相应。你有一分的相应,他一分的感应,就一分的转他成自;你有十分的相应,那十分的感应,十分的转他成自。所以,净土宗的人一定要注意:你不是说只有闭着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