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4面,我们讲到丁二的业果相续。
净土宗的人,每天会拨出一点时间来拜佛念佛,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我们希望能够透过佛号这样在身口意的操作,能够把自己今生的灾障降到最低,消灾免难。消灾免难对念佛人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它不要去管无始劫的阿赖耶识,平常的时候阿赖耶识是不现前。所以,你只要有一时的信仰、一时的善念,就可以把佛号念的很有感应。
这种平时的感应可以处理你生命中局部的痛苦、局部的灾障,但是这个不是净土宗的真正目标。因为你今生活的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是无常败坏的,这个水泡再怎么漂亮总会破裂。所以,净土宗的目标,不能够把今生的感应当作重点,因为它是生灭法。
第二个是临终的往生,这是关键,因为它影响到你生生世世了。临终往生难就难在,它不是平常的第六意识妄想而已。你平常只要把妄想突破了,业障就过去了,只要佛号坚持下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但是你面对生死业力、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它会出现两个东西:向外变现生死业障、向内产生颠倒妄想,临命终人是内忧外患。内忧这一块,我们明天再来处理;先谈外患,就是生死业障。
一个人可以有业,但是不能有障。有业,可以带业往生;但是有障,你就不能往生了。怎么样让这个业力不能构成障碍?你就必须要做一些忏悔、调伏的工作。当然,这个关键就跟相续有关系,我们现在谈到主题了:当一个业成立以后,这个时候业果的形成,前半段叫做造业;但是,如果你不注意,它会慢慢形成一种从造业而提升成业力,那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经在障碍你、误导你了。当从一种造业的过程,你没有注意的时候,让它产生相续,那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我们来看,这个就已经构成临终的障碍。
我们来看看业力是怎么相续的?这个地方牵涉到两个重点:一个种子、一个现行。我们把它念一遍:
丁二、业果相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