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厌离;作法忏,找一个同法的人作一个忏悔;取相忏很重要,净土宗我待会要讲,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
因为你作法忏跟责心忏,它只能够针对单一的事情,不能通忏三世。你过去所有的业,取相忏通通可以忏,它是能够普及阿赖耶识所有的业力。所以,你不能只靠作法忏来忏悔业障,因为它是只能够设定某一个目标。
(二)对治: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断绝恶念相续
在忏悔过程当中,你内心的对治、观照很重要。第一个、立定誓愿,这很关键,意乐。有些人忏悔,他只是在忏悔,没有意乐,他没有想要透过忏悔去改变。欸,佛陀叫我这样,我就这样做呗。你只是在忏悔,其实没有改变阿赖耶识的业力结构,你并没有折损业力的功能。所以,对于未来的一种防非止恶的誓愿,我决定宁舍身命不再造作,这种誓愿是很关键。第二个、发愿以后,未来好好的如法持戒。
第三个、修习止观。这个止观就是从安乐道就是思惟业果。忏悔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这件事情做错了,只是针对这件事情忏悔。欸,我对不起,刚才讲错这句话了,我向你忏悔。当然这很重要,单一的思想。但是你一定要有一种宏观的思想,从业果的道理来忏悔,依道法而忏悔。
今天会出现这件事情,我要回光返照,一定有一个不好的意乐。我们以前的忏悔为什么效果不够好?我们只是针对某一件事情来忏悔,没有回光返照去改变你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从这个过失当中去找到你的病根。因为我想要怎么样?所以,我才会造这件事情。你没有从这件事情去得到一些启示,去找到你的盲点在哪里?就是我为什么这样做?犯罪的动机,我为什么要讲出这句话?事出必有因。
哦,我这个人爱面子,喜欢跟人家争强斗胜,所以才会这样讲。除了这个事相忏悔以外,你这个理观要回观到:哦,我有这个毛病。有些人忏悔是“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表层的忏悔;有些人是“一切罪根皆忏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