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精华所在。”
“初流之露,过于暴烈辛辣,谓之‘酒头’,尾流之露,寡淡稀薄,谓之‘酒尾’,皆需舍去,唯取中段精华,方为佳酿。”
小荷听得目瞪口呆,虽不甚明了其中深奥原理,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道理却是懂的。
只觉得小姐口中这法子,神乎其技,闻所未闻!
“我们手头这糯红高粱,正是上佳的蒸馏原料。”纳兰霏放下笔,拿起一粒高粱,“其淀粉坚实,需先以温水浸泡六个时辰,令其充分吸水,外皮软化,内里淀粉粒膨胀,便于后续糊化。”
她指尖捻着高粱,继续道:“泡好后,上甑蒸煮。火要稳,气要足,需‘见气压气’,确保高粱蒸透蒸匀,熟而不烂,内无生心。蒸好的高粱,谓之‘熟粮’,需摊凉至人体温略低,约莫三十二三度。”
说到此处,她语气更为慎重:“而后,拌入曲粉。曲乃酒之骨!我们现有的老曲虽被沈家糟蹋了不少,幸而瓮中还封存了些许,品质尚可,足敷头批之用。拌曲需均匀,如同‘和面’,湿度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佳。拌好后,入陶缸糖化。”
她顿了顿,看向听得入神的小荷:“糖化发酵期间,温度是关键!需置于阴凉通风处,早晚测温,务必控制在二十八至三十二度之间。过高则酒醅易酸败,杂菌滋生,过低则发酵迟缓,酒味寡淡。约莫七日,待酒醅香甜扑鼻,醪液清亮,即可进行下一步——‘火迫取露’!”
“春酿……”纳兰霏在“春”字下重重一点,“取酒露时,火候最柔,取其最清冽淡雅的前段精华,度数约莫在二十五至三十之间,口感清甜爽净,如春水初生,适合佐餐小酌。”
“夏酿,火力稍增,取中段精华,醇和圆润,度数约三十五至四十,如夏木葱茏,丰沛饱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