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太后及时雨般出面,指导他们如何行事——礼法既然暂时不可破,但婚书是可以改的,证婚人的证词是可以调整的,进士本人也可以是上门的。
一切都有太后作证,还有什么人不服?
尘埃落定之后,彭英莲问太后为何出手搭救。
太后只说:“当初你父亲耽误在边关,也是为了替国家抗敌,而今他的女儿无端被弃,岂能坐视不理。”
彭英莲感激涕零,但却说:“臣女从未有埋怨之心,在边关长大,也许是不幸,但也可以是幸事。”
因这一句话,太后册封彭英莲为将,令她领兵。
而今,大梁危难之时,她一如其父,再次将蛮人阻隔在漫天黄沙之外。
好一段有始有终,功德圆满的故事。
这就完了?
这当然没完,林忱想,不论彭英莲是男是女是奸是贤,都逃不过这般人唇枪舌剑的权术漩涡。
底下,以冯不虚为首的士人已经开始探讨起彭英莲的去留。
他们主张,既然彭将军如此神威,不如就留在边关尽忠,也不枉费太后娘娘辛苦栽培。
另一群心向太后的人则大加反对,派彭英莲戍边就意味着放弃云城刚刚练好的三万驻军,也意味着剪出了护卫王都的重要羽翼。
虽说禁中的大部分军队也听命于太后,但又怎能放弃彭英莲这一保命杀招。
林忱环视一周,注意到一声不吭的冯不虚。
这老爷子看着气色差得厉害,桌上的酒肉一口未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