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长得红红火火,像新媳妇的盖头,有那嘴巧的媒婆,说亲时夸姑娘‘脸蛋赛辣椒’,是说俊俏哩!”她一边说,一边手下不停,剪刀灵巧地转动,一个憨态可掬、头戴辣椒帽、身着红袄的小胖娃娃渐渐在红纸上显现出来,娃娃怀里还抱着个硕大的红辣椒,喜庆极了。
“太好了!这个娃娃形象就很有特色!”小雅眼睛一亮,迅速在速写本上记录,“我们可以把他发展成‘辣椒童子’或者‘辣椒娃娃’,亲和力强,延展性也好!”
“等等,”一直沉默的阿哲突然开口,他指着剪纸娃娃问王秀兰:“大娘,您剪这个娃娃,有具体的说法吗?是灶王爷座下的童子?还是土地公的使者?或者只是您觉得好看才剪的?”
王秀兰被问得一愣,有些茫然:“这……就是个抱椒娃娃啊,老花样里就有,图个吉利,多子多福的意思吧?具体是哪路神仙座下的……咱庄稼人哪懂这些讲究。”
阿哲皱起眉,转向小雅和陈雨桐,语气严肃:“看到了吗?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想从民俗里提炼文化符号,但很多民俗本身已经失去了原始的信仰内核,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和‘吉利’的祈愿。如果我们基于这个娃娃形象去打造‘辣椒仙子’IP,它的文化支撑在哪里?它的独特性又在哪里?会不会只是一个披着传统外衣的商业玩偶?我们需要更严谨的田野调查,去寻找那些真正带有地方性知识、带有精神信仰内核的、尚未被完全符号化的‘活’的民俗!”
他的话语尖锐而专业,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堂屋里刚刚积累起的一点温馨氛围。
王秀兰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听不懂那些大词,但“空洞的形式”、“商业玩偶”这些字眼,让她觉得自己的手艺和剪了几十年的花样,似乎突然变得轻飘飘、不值钱了。她握着剪刀的手微微发抖,下意识地把那张刚剪好的“抱椒娃娃”揉成了一团。
小雅也急了:“阿哲!你这是钻牛角尖!民俗本身就是活的,是演变的!‘吉利’、‘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