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孙老师昨天就打电话了,说来了为许成军的年轻作家可能要来找资料,你找什么书尽可跟我说。”
孙老师也是个热心人,敢情早打过招呼。
许成军凑过去指着书架:“张老师,昨天在图书馆翻了一下午,那本《桐城派文选》只剩下册,《古代文论研究》也是没见着。”
“图书馆哪敢放这些。不过找这些书的除了那些老教授,学生到是少见。”
张大爷放下掸子往最里侧挪了挪,露出带铁锁的书架,“前几年说这些是‘封建余孽’,都锁资料室了。”
他慢悠悠摸出铜钥匙,打开箱子,“你要的
1958年版《古代文论研究》,就里面这一本孤本。”
许成军接过书,像张大爷道了声谢。
泛黄的纸页扉页上还盖着“复旦中文系藏书”的红章。
可能是许成军来的早,也可能是放假本来就没什么人。
许成军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对照起在图书馆整理好的内容开始查缺补漏。
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游走。
第一部分引言写得酣畅淋漓。
他精准点出
1979年文坛的双重困境“伤痕文学的情感宣泄过剩”与“改革宣传文学的口号化空洞”,
笔锋一转引入章培横“文学需扎根民族传统”“反对盲目西化”的未竟思考,顺势提出“传统文论现代转化”的核心命题,既为现实主义文学指明本土创新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