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窗外的路灯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墙上投下细长的影子,像极了招生办墙上挂着的“公平公正“匾额的边角。
二、公章的温度与信封的重量
再次睁开眼时,鼻尖萦绕着墨水和烟草混合的味道。
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陷在皮质办公椅里,面前的红木桌上摆着个铜制公章,“育才中学招生办公室“九个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左手边的铁皮盒敞着口,里面的现金码得像块砖头,最上面的一张印着“中国人民银行“,边角沾着点褐色的痕迹——像干涸的血迹。
“周主任,张校长的电话。“门口的年轻老师探进头,手里拿着张纸条,“他说开发商刘总那边,想让他侄子进实验班,学籍的事......“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周建明。
摸向公文包,夹层里的信封硌得肋骨生疼。掏出来数时,指尖在颤抖——整整8万,崭新的钞票上还留着银行的捆扎痕迹。
这是昨天那个金链男人塞的,他儿子离录取线差17分,却在登记表的“特长“栏填了“书法“,旁边附着张市级比赛的奖状,印章模糊得像团墨。
拉开右手边的抽屉,里面锁着本黑色笔记本,第一页写着“2024年赞助费明细“:
-
刘总(开发商):15万(实验楼空调)
-
李科长(教育局):10万(儿子转学)
-
王老板(超市):8万(食堂承包)
-
......
最后一行用红笔写着:“已垫付多媒体教室维修费:7.3万“。
九点整,招生办的门被推开,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走进来,手里攥着个布包。“周主任,“她的布鞋在地板上蹭出灰痕,“我家柱子考了第12名,够线了......“话没说完就被我打断,“今年名额紧,按规定要摇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