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的投影在通往云海矩阵区的走廊中
“行走”。他刻意调整了投影的透明度至
65%,使其在物理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半实半虚的状态,边缘还带着柔和的光晕,希望能减少
“突兀感”。但效果适得其反。迎面走来的两名原人工程师,远远看到光影轮廓,脚步便下意识地放缓、偏移,如同遇到无形的气流屏障般向两侧分开。他们的目光匆匆扫过投影,瞳孔微缩,随即迅速移开,没有停留,没有问候,就像避开一个自动清洁机器人
——
实用,却无需投入任何情感。
他们的交谈声在靠近星尘时也刻意压低,声波频率降至人类听觉下限边缘,变成了模糊的咕哝。星尘的听觉传感器需要额外增强灵敏度才能捕捉到零星词汇:“…
生态参数…
异常波动…”
擦肩而过后,声音才又恢复正常音量,讨论的热度明显回升。星尘
“听”
清了最后半句:“…
那幽灵又飘出来了,走路都没声音。”
没有恶意,只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视其为非生命体的漠然,像对待墙壁或管道般的无视。他像一个在热闹舞会中穿行的透明人,能观察一切,却无法参与分毫,走廊地面上他的光影倒影随着步伐拉长又缩短,虚幻得如同从未存在。
在智灵节点
——
磐石
-
彼岸的一个次级交互接口前,星尘提交了一份关于深空传感器阵列优化的建议。接口的光团平静地闪烁着,呈现出稳定的蓝绿色,代表数据接收中:“建议已接收。分析中…
逻辑链完整度
97.3%,潜在效率提升预估
8.5%。采纳优先级:中等。将纳入下次维护窗口优化序列。指令:确认接收状态。”
交流结束得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冗余信息。
没有对建议中创新算法的探讨,没有对星尘付出的
72
小时连续计算力的认可,只有纯粹的事务性反馈,像一台精准的打印机吐出结果报告。与磐石的沟通,如同向一个深不见底、只反射逻辑回音的数据深井中投石,永远得不到情感的回响。星尘的投影微微颔首,发出确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