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仪等设备,各种颜色的电线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一起。
"温度范围要扩大到零下100度到零上200度,"材料专家老周皱着眉头说,他的白大褂袖口已经被化学试剂腐蚀出几个小洞,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还要防宇宙射线..."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自言自语。陈樾注意到他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反复画着同一个分子式,墨水已经渗透了好几页纸,形成一片蓝色的污渍。
年轻的工程师小王突然从工作台底下钻出来,头发上沾满了灰尘:"陈主任,真空测试准备好了!"他的工作服口袋里插着七八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随着动作互相碰撞发出咔嗒声。众人合力将改装后的相机系统放入真空舱,随着气压表指针缓缓左移,设备上的几个指示灯开始不规则地闪烁。
"温度骤变测试开始。"陈樾按下试验箱的启动按钮,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字快速攀升:50度、100度、150度...当数字跳到200度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装置依然正常工作,指示灯倔强地亮着,像黑夜中的萤火虫。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甚至跳了起来,撞到了头顶的日光灯管,灯管摇晃着投下晃动的光影,在每个人脸上画出明暗交错的条纹。
1月20日的汇报会上,陈樾将改进后的系统移交给卫星基地的代表。那位两鬓斑白的军方专家接过设备时,手指轻轻抚过外壳上新增的散热鳍片,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情人的脸庞。"比原计划指标提升了40%,"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而且重量还减轻了15公斤..."
会议进行到能源系统讨论时,陈樾突然问道:"卫星的能源问题怎么解决?"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暖气片里水流的声音和某人手表秒针的滴答声。基地代表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位清了清嗓子,喉结在消瘦的颈部上下滚动:"目前计划使用银锌化学电池,但寿命只有二十天左右。"他的领带结松垮垮的,显然已经很久没有整理了,上面还沾着一点早餐的油渍。
"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