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1973年10月,奉天兵工厂的生产线全速运转。老式机床发出"隆隆"的轰鸣,金属切削的"滋滋"声此起彼伏,冷却液的味道混合着枪油的气味在车间里弥漫。工人们戴着磨破的棉纱手套,熟练地组装着一个个零件,扳手拧紧螺丝的"咔嗒"声与榔头敲击的"当当"声交织在一起。
"第1000支!"车间主任老赵沙哑的嗓音压过了机器的轰鸣,他粗糙的手指抚过传送带上崭新的步枪,枪油沾满了他的掌纹。崭新的八一式步枪在传送带上缓缓移动,金属部件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冽的蓝光。质检员小王用雪白的棉布仔细擦拭每支枪,布料与金属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枪身冰冷的光芒。
在前线部队,第一批换装的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试射新枪。训练场上,"哒哒哒"的枪声像过年放鞭炮一样热闹。"后坐力真小!"新兵小李打完一个弹匣,30发子弹呼啸而出,黄铜弹壳像金色的雨点一样"叮叮当当"落在地上。他摘下棉线手套,摸了摸微微发烫的枪管,金属的热度让他的指尖微微发红。
班长老张布满老茧的手指熟练地拆解枪支,金属零件在磨得发亮的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比红星轻了整整两斤,"他掂了掂枪身,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靶子,"行军时能省不少力气。"夕阳把训练场染成金色,远处炊事班生火做饭的炊烟笔直地升向天空,饭菜的香气混合着火药味飘散在晚风中。
而在边境哨所,哨兵小王挎着崭新的八一式步枪巡逻。枪带与棉布军装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枪托随着步伐轻轻拍打他的臀部。他时不时摸一摸冰凉的枪身,像是确认这个新伙伴的存在。远处国境线那边,白象的士兵还在使用老式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偶尔传来"砰"的单发声,与这边"哒哒哒"的连发声形成鲜明对比,就像两个时代的对话。
"有了这家伙,"小王对着斑驳的野战电话说,电流杂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一个班能顶一个排的火力!"电话那头传来连长带着笑意的回复:"悠着点用,子弹也是钱啊!"声音透过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