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袁祜耳中,他武断地认定是冯籍不忠,蛊惑于民,加之又拦截了数封往来于冯籍和慕容桢之间的书信。一怒之下,袁祜并未上报朝廷,而是选择直接将冯籍逮捕入狱,判了腰斩之刑。
\n
此举自然触怒了冯籍的手下和冀州流民,他们将冯籍截出,举了义旗,就地起事。
\n
“这样看,倒像是慕容桢的挑唆。”谢衍一面滔滔不绝地说着,一面替灵徽布菜。裕景楼的鱼脍最是美味,他早想带灵徽来尝尝,今日难得她没有拒绝,应邀而来。
\n
薄如春雪的鱼脍还未落到灵徽的盘中,却听咚的一声,灵徽手中的竹箸已落在了地上。谢衍忙道无妨,吩咐人去换,抬眼时却见她脸色煞白,双目呆滞。
\n
慕容桢……
\n
他几乎是一刹那,忽然就想起了她的禁忌,然而话已然落地,再无收回的可能。关于她的经历,建康城存在不少的传言,她从不和人说,却也从来没有否认。
\n
可她只是失态了片刻,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声音淡淡的:“慕容桢有大志向,一个小小的冀州,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n
谢衍见她没有回避,也不好生硬地转换话题,便顺着她的话继续:“也是袁祜鲁莽武断,百姓讨得只是一份活路,谁给的又有什么关系。”
\n
然而灵徽想得却是另一件事,便问道:“那冯籍似乎很有将才,依你看,王冀此去平叛,胜算可大?”
\n
谢衍笑着摇头:“这如何能预料?不过王家部曲甚多,王家子侄里也多有能征善战之辈,恐怕流民军不会是对手。”
\n
“江州刺史陶襄此次为副将,陶老将军沙场老将,他若出马,胜算只会更大。”
\n
陶襄啊……灵徽暗暗哂笑,说起来,她认了裴夫人为义母,这位江州刺史也算是自己的义父。可显然这都是表面文章,裴家和陶家是长公主的依仗,陶襄去给王冀做副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